股票专业配资楼先生只是喉咙不适、常咳嗽
2019年,72岁的楼钦元先生因肺癌在美国离世。在与病魔抗争的两年里,他的经历既令人痛惜,也给人警示。
最初,楼先生只是喉咙不适、常咳嗽,但并未在意。他甚至坚持锻炼,试图“强身止咳”,却不知病情在暗中恶化。随着咳嗽加重,一位医生朋友强行劝他去医院,检查结果显示:左肺有积液,肺门阴影扩大,肿瘤指标远超正常值。直到这时,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罹患肺癌,并错过了早期最佳治疗时机。
楼钦元生前是一位医学研究者,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,在心血管领域颇有建树。他无烟酒史,生活规律,却依旧遭遇癌症,这让他和家人难以接受。确诊后,他立刻飞往美国,进入世界知名的休斯顿安德森癌症中心,开启了艰难的抗癌之路。
展开剩余70%医生诊断为非小细胞肺腺癌,并已出现多处转移。面对病情,他尝试了多种新型疗法,包括当时被称为“明星药”的免疫治疗药物K药。然而,药物虽有一定效果,却因罕见副作用引发间质性肺炎,不得不中断。此后,他转而寻求靶向治疗机会。遗憾的是,因身体状况反复,他错过了关键的新药临床试验。
后来,他幸运地进入另一个临床试验,使用Blu-667。短期内,他的肿瘤缩小,癌胚抗原恢复正常,身体甚至一度好转,能下床锻炼。期间,他还曾咳出大量肿瘤组织,这在医学上极为罕见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时间推移,肿瘤再度增大,药物疗效逐渐减弱。2019年初,他的癌细胞扩散至脑部,最终在2月15日离世。
楼钦元的经历让人感慨:明明一度好转,却终究未能战胜癌魔。事实上,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癌症,中国就占了275万。根据《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》,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癌症,其中4人因之去世。肺癌更是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。
在治疗上,化疗依然是常见手段,但不少患者因副作用强烈而心生恐惧。楼钦元也因排斥化疗,未在第一时间尝试传统方案,转而寄希望于新药。虽然新型疗法带来了希望,但对于晚期患者来说,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。
楼钦元的故事提醒我们:再健康的生活习惯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面对身体异常,及早检查、重视早期治疗,才是防癌抗癌的关键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-炒股杠杆软件-重庆配资网-国内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